内部治理

学校进一步以《金沙官网js80806章程》为统领,建立学校法务办、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开展师生法治宣传教育等途径,持续推进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治校,进一步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始终坚持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明确校院两级管理职责,发挥校院等各级机构的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管理职能。按时按质组织召开学校教代会,尊重师生对学校发展行使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学校重大改革发展事项坚持民主公开评议与讨论,坚持教授治学,发挥校学术委员会作用,加强校院两级管理。通过召开学代会、研代会,保障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权益维护,促进依法治校。加强青马工程建设,重视学生骨干的培养,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学校招生、学籍管理、收费和各类办学办班的规范管控,建立健全学校财务预决算制度,加强责任经济审计监督,全面强化内部治理,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治理结构与机制保障。

教学科研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建设“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入选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个。学校积极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东华学子近三年获得国内外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冠军、金奖或一等奖260余项,充分彰显学生的创造力。女足获大学生联赛全国冠军,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前20名。学校全面推进双创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成效显著,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首次获批的50所现代产业学院之一。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16-21位,近五年,学生自主创业420余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战略需求。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做出贡献。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获批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现代纺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一带一路”纺织智能制造与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建立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金沙官网js80806“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

学生工作

按照金沙官网js80806-(北京)有限公司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改革创新,围绕学校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进一步聚焦学生工作内涵,提升工作价值和成效。以“聚焦能力素质建设”为核心,以打造“高水平德育工作团队”为目标,以建设“省市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实训基地”为载体,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体化设计,高质量高标准的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近五来,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个,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5个。扎实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打造“科学道德学风建设月”品牌,开展学风道德建设报告会和“科学道德与学术精神”研讨会,实现学风宣传教育全覆盖,积极引导全体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刻坚守学术诚信和科学道德,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着力推动学生思政工作品牌建设,重点打造“学习进行时”学生理论宣讲团及“易网工程”网络精品项目。金沙官网js80806-(北京)有限公司学生荣获上海市复旦理论宣讲微课程比赛二等奖,在全国和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获全国三等奖1项,全国优秀奖1项,全国鼓励奖1项,上海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5项。金沙官网js80806-(北京)有限公司易班工作荣获上海市“优秀易班工作站”“优秀易班工作站站长”“优秀易班指导老师”“优秀易班辅导员”“优秀易班特色应用”等荣誉。获奖受助学生获得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助金沙官网js80806成长”主题征文优秀作品、上海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志愿抗疫优秀案例及疫情期间网上学习优秀案例等奖项。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协同机制,通过构建心理育人工作支持体系,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咨询服务为基础,开展分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取得良好成效。心理中心获评2021到2025年度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学校就业工作坚持“讲政治、保民生、促发展、育新人”,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诚信弘毅,尚实创新”的就业文化,构建了以“课堂教学、生涯活动、咨询服务、就业指导”四维一体的“弘毅”生涯教育体系,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导贯穿全程,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学校实施“弘毅?彩虹人生”困难学生帮扶计划,设立“飞鸟工作室”,在困难生中开展生涯和求职技能培训。持续建设“尚创”生态系统,打造“有创意,善创新,能创造,敢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实施“尚创”创新创业质量提升工程,做好“三全五育”范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践,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实现100%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2021年,学校立项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126项,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计划378项,立项数量位居上海市第一。立项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12项,历年来累计立项105项,位居上海市各高校首位。2021年共有85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占毕业生人数1.56%。78.8%的毕业学子创业项目为创意设计、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形成科技创业和创意创业两大鲜明特色。学校积极落实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政策,2021届毕业生中共有9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8名毕业生应征入伍,7名毕业生成为地方选调生,2名毕业生加入“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到“一带一路”地区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83.37%。学校在信息公开网主动公开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和政策措施、年度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就业率、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等信息。学校坚持实施并不断完善以“精准保障、发展支持、价值引导”为核心理念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通过开展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阳光成才补贴等资助项目,全面覆盖困难学生群体。支持获奖受助学生在学校全额资助下,走向基层、走向乡村,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并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将学风建设与发展型资助有机结合,坚持深耕细作,持续开展以“自强不息,仁爱共济”为主题的慈善文化育人系列活动,号召广大同学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收获良好的育人成效。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