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会、妇工委在校党委和上海市教育工会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守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高质量推进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一是持续增强思想引领,始终保证工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庆祝建党100周年、建校7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举办师生爱国歌曲比赛等3项重要思想引领主题活动,累计超过1900人次参加;选树和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获得重要市级荣誉6项,包括徐照平同志获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同时完成朱美芳院士劳模片的拍摄并获上海市教育工会评选银奖及“最受教职工欢迎的编剧”;联合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等组织开展教学示范岗研讨、观看上海市新教师入师入会仪式等,加强与提高青年教师思想引领和业务能力。二是持续推进民主管理,一贯为学校改革发展凝共识、聚合力。组织召开学校“双代会”和教代会执委会会议各1次,审议通过《金沙官网js80806“十四五”规划纲要》等重大事项,积极推进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举办“双代会”代表提案撰写专题培训,本次学校“双代会”共征集提案103项,同时评选表彰上次“双代会”优秀提案2项;指导推进二级“双代会”更好地规范化运作,扎实提升二级民主管理效能。三是持续建好民生工程,一直用心落实、竭诚服务广大教职工。慰问困难、大病教职工68人次,金额达10.53万元、“十必访”教职工近360人次,金额超过29万元、做好全体教职工节日慰问品和电影票、生日蛋糕等共计10余次的采购与发放、做好劳模和特殊群体共计83人次的慰问工作等;为2450名左右会员投保补充保险和职工补助保障、完成4017名教职工的健康体检和280名教职工的暑期休息休养工作;共采购约363.26万元的乡村振兴农产品慰问教职工,助力乡村振兴;为9个教工小家每家提供1万元资助经费,采购教职工需求的设备设施或支持妈咪小屋新建;完成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换届工作、组织开展法律咨询、采购防疫用品发给在职在岗教职工、落实37名教职工子女入学入园,不断拓展工会送温暖的深度和广度。四是持续开展多彩活动,一向注重厚植丰富、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底蕴。举办八段锦、书画等各类全校性文体竞赛近10场,组织开展教职工乐闻乐见乐参的其他各类文体竞赛等活动100余场次,累计参与超3000人次;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活动,探索古筝、戏曲、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研习和传承,同时举办上海话、非遗传承与实践、仪态着装艺术等培训讲座近10场次,合计吸引400人次参与;组队参加上海市龙舟、合唱等各类赛事10余项,获冠亚季军等奖项10余项,充分展现了东华人充满活力、拼搏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五是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一如既往奋力构建工会工作的新格局。借助学校或优化工会智能平台,直接将各种慰问品快递到家,同时为教职工提供工会会员卡办理和困难补助申请等的网上“随申办”服务;大力开展课题研究,获上海市教育工会立项课题评审一、二等奖各1项,新立项课题4项,同时评审表彰校级工会理论研究立项课题6项,新立项课题15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举办协会负责人沙龙研讨4次,组织工会专兼职干部专题培训1次。六是勇于承担重要责任,一心一意做实、做好、做强工会工作。承办教育系统劳模活动,来自上海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的30余位全国和上海市劳模齐聚东华,学党史,话奋斗,活动获得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上海市教育电视台、东方网等多家重要媒体报道;圆满完成学校长宁区第十七届和松江区第六届共3名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切实为“全过程民主”建设贡献出了工会人的智慧和力量。
团学工作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成效凸显。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以“团组织典型选树”活动为载体,激发基层团组织的组织活力。以品牌活动和项目凝聚青年,不断密切团青关系。持续夯实共青团宣传思想引领,创新开展青年大学习工作项目,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年被动学到主动学,开展“百名团支书讲团课”,强化团员青年思想武装;校团委获评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青春东华DHU”微信公众号在2021年全国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名55,并获评第六届上海共青团新媒体影响力大赛“上海共青团优秀微信公众号”最佳音频”“最佳微信推文”等奖项。东华青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上被报道130余次。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周周讲”校园讲坛,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讲座开展,邀请文化名家、杰出青年、专家学者、企业精英走近学生,成功举办高质量讲座15场;落实开展学生社团改革,1个社团入选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4个社团入选团市委“百团知百年”上海大中学生党史宣讲活动成员单位、2个社团荣获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全年共完成调研报告6篇,4个课题获2021年度青年工作研究课题立项。全年共完成《东华网络舆情报告》常规舆情25篇,舆情专稿3篇,微调研报告28篇,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及学生反映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以学科竞赛为重要载体,构建学术校园,营造良好学风,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项。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学校获优胜杯。第七届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7项、优胜奖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项。第十八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1项。在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优秀团队和优秀品牌项目,在“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聚焦五育并举,持续推进以美育人以美化人,2021年全年,艺术团通过线上展演,线下汇演等方式开展活动16场,完成艺术课题和基地建设共5项,获各类艺术奖项16项,做好苏宁艺术馆、复星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个美育实践基地的工作,让东华美育具有社会美誉度。其中一个案例获全国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